浙能集团超低排放技术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从浙江省科技厅获悉,由浙能集团公司、浙江大学、天地公司和技术研究院联合申报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荣获2016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以任阵海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本项目选题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成果为破解我国燃煤大气污染和能源安全的双重挑战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降低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达到天然气排放限值,以破解燃煤大气污染与能源安全的双重挑战是国家重大需求。课题组首创了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新工艺,发明了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解决了燃煤烟气中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汞等多污染物超低排放的难题。突破了细颗粒物高效协同脱除、高效全负荷脱硝、高效单塔脱硫等关键技术,开发了超低排放系统及成套装备。
本项目核心技术显著优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在污染物脱除能力上,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颗粒物排放浓度0.425 mg/m3,二氧化硫7.87 mg/m3,氮氧化物23.13 mg/m3,汞1.31 μg/m3,显著优于天然气排放限值。欧美技术只能达到我国特别排放限值;在负荷适应性方面,本技术可实现全负荷超低排放,国外技术在低负荷时高效脱硝困难;本技术可整体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协同脱除,欧美技术主要实现单一污染物脱除;本项目可适应我国复杂多变的煤质/负荷工况,可长期稳定超低排放。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共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
本项目建成了世界首个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示范工程,2014年5月在嘉华电厂1000MW机组上成功投运,实现了燃煤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别可达0.425 mg/m3、7.87 mg/m3、23.13 mg/m3、1.31 μg/m3,明显优于天然气排放限值。
本成果已在含1000MW超超临界及以下燃煤机组上推广33台,累计装机容量20460MW。环保部环评中心认为,本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于不同容量发电机组,各污染物排放均优于超低排放限值。
成果累计实现合同额76.6亿元;近三年项目直接完成单位新增销售收入38.2亿元,利税3.3亿元;实现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年减排分别约为55万吨、9万吨和700万吨。
超低排放技术已辐射全国。山东、广东、江苏、天津等省市,华能、华电、国电、大唐、神华等发电集团专程调研与合作该技术,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超低排放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课题组为国家和行业编制了超低排放相关的标准和政策,并推动和支撑了国家超低排放战略的实施。项目作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被推荐向国务院、能源局、环保部和科技部等各级领导汇报。2015和2016年连续两年,超低排放作为洁净煤发展战略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G20峰会期间集团内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稳定运行,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为保障峰会期间空气质量做出重要贡献。基于超低排放的成功经验,日本也正在规划新建达到天然气排放水平的燃煤电厂。
据悉,该项目申报工作于2015年5月启动,并已获得浙江能源科技技术进步特等奖、浙江省电力科学进步一等奖。此次超低排放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集团公司以第一完成单位首次获此殊荣。